新闻快讯

北京大学第三十三期“黉门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2018-05-16


2018年5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第三十三期“黉门对话”系列活动“Dream Light Source——超强超短脉冲激光正在引领的科学和技术变革”在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与会者合影

活动由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维岩院士和工学院唐少强">唐少强教授主持,分为影片赏析、主题报告和对话交流三个环节。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院士受邀出席并致辞。活动特别邀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孙承纬院士、法国波尔多大学Vladimir Tikhonchuk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小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玉同研究员、清华大学鲁巍教授和法国综合理工大学Jonathan Wheeler博士做精彩演讲。这七位来自中、法的超强超短脉冲激光专家以主题报告和对话交流的方式,分享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心得以及对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的深刻理解,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各学院的六十余位师生参加活动。

5月12日晚七点,一部描述了苏联“原子弹之父”科尔恰托夫生平的电影《目标的选择》(1975年)为此次“黉门对话”拉开了序幕。


张维岩院士主持

5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维岩院士在开场中介绍了本期“黉门对话”的主题和意义,并介绍了目前中国神光装置的发展及实验、激光粒子加速领域的进展。而后,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院士致辞。龚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了本次“黉门对话”探讨的是超强、超短脉冲激光领域问题,介绍了超短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对120周年校庆之际北大的发展及展望做了介绍。


龚旗煌院士致辞

随后进行的专家主题演讲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超强超短脉冲激光领域的学术盛宴。首先演讲的是孙承纬院士,他的演讲题目为“超短激光对固体材料的烧蚀效应”。孙院士主要介绍了激光辐照的热和力学效应、飞秒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飞秒激光微加工的技术应用和飞秒激光辐照引起层裂破坏方面的内容。Vladimir Tikhonchuk教授作了题为“Research and Education on High Energy Density Physics in Europe”的精彩报告。Tikhonchuk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他所做的研究工作:1. 为什么聚变能源是如此重要?2. 激光对于聚变能源的需求有怎样的贡献?3. 我们可以利用高能激光做其他什么?4. 欧洲在高能密度物理领域的研究。而后,李儒新院士作了题为“The marriage between ultra-intense optical and hard x-ray lasers”的报告。李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主要包括10拍瓦激光系统),以及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等综合性研究基地的情况。李院士特别指出,在2017年《科学》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SULF装置。他还提出了与超强超短激光相关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


孙承纬院士(左上)、Vladimir Tikhonchuk教授(右上)、李儒新院士(左下)、张小民研究员(右下)作报告

5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工学院唐少强">唐少强教授主持主题演讲II和嘉宾对话环节。首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介绍了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简称“中物院”)创办的英文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MRE),并重点介绍了MRE近几年来举办的会议,并对今后期刊的发展做了展望。中物院张小民研究员向听众展示了三代高能激光的发展。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世界各国高能激光器的发展,并对第三代高能激光器做了展望。而后,来自法国的Jonathan Wheeler教授带来了题为“Sience of High Energy,Single-Cycled Lasers”的报告。Wheeler教授在报告中强调CPA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激光能量,并介绍了NIR脉冲压缩的方法、薄薄膜压缩器的实现原理、单周期光产生相干Xray的方法与其他光源的对比。随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李玉同研究员作了题为“强激光技术的发展给天体物理研究带来的新机遇”的报告。他指出宇宙中绝大多数物质都处于高能量密度状态,通过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来研究天体物理是目前的一种新方法,还介绍了利用强激光发展新型超快辐射源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清华大学的鲁巍教授做了题为“未来光源的前景及挑战”的报告。鲁教授主要讲述了尾波场加速以及基于尾波场加速的对撞机光源两方面的研究内容。鲁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当前所有机制都存在着挑战,做长远科研目标要有分阶段目标,并要多一些台阶实现最终目标。


颜学庆教授(左上)、Jonathan Wheeler教授(右上)、李玉同研究员(左下)、鲁巍教授(右下)作报告

主题演讲结束之后,七位科学家以开放式座谈的方式和听众进行现场问答和交流,向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与前沿专家面对面畅谈的大门。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爱好者踊跃向七位专家提出了感兴趣的问题,涵盖原子电离、实验室天体、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超短超强激光应用以及世界各国在超短超强激光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嘉宾结合各自专业背景,从多个角度出发给与了生动的解答,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几位科学家在最后都表达了对参会青年学子的期许,希望大家能投身科学事业,不断探索未知领域。


座谈现场

本期“黉门对话”活动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高能量密度物理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以及工学院四个单位共同承办,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协办,是北京大学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启迪科学精神而启动的一次思想交流。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为我国在高能量密度物理及聚变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中心承担了国家高能量密度物理及聚变科学相关的重大研究课题七十多项,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