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2019毕业生访谈 ▏ 本科毕业生的多样保研之路
2019.07.27

周蒙:工学院2015级工程力学专业(工程结构分析方向)本科生,保研至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from clipboard

周蒙

谈及专业选择时,周蒙说一开始就比较喜欢偏数学方向且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更紧密的专业,考虑到工程力学专业可能比理论力学专业与应用和工程计算结合更多,所以选择了力学系的工程力学专业。在大二的学习过程中,他认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一点是尤为重视“好好听课”、“专业课上好多时候用的是讲义,老师讲的东西,你错过去,就错过去了。”他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要把握住课堂,但有时仅仅考课上听讲也是不够的,针对一些有难度、有挑战的课,可以尝试课下整理笔记,把课上记录的较为凌乱的笔记重新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过程。

大二时,周蒙开始修读经济学双学位。他提到由于现在大一学生面临双学位和主修学分合并这样的政策变化,所以在选择时需要更为慎重,要综合考量兴趣在内的各种因素。但完全可以大胆修学,因为在修学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及时调整,比如不适应或者失去兴趣可以转辅修或者放弃。周蒙强调,要在每步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就一定要有较多的考量。采访时他坚持“这些话到时候一定要写出来,讲给后来的学弟学妹。”

谈及出国及保研的问题时,周蒙提到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选择,国内读硕可以接触到未来的工作环境,性价比相对较高,国外读博尤其是PhD会获得更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资源。如果想要保研的话,还是要尽早做准备,了解实验室、跟老师聊天、听组会……不用担心被老师拒绝,学院的老师们都是十分欢迎积极主动的学生的,而且做这些工作可以帮助大家尽早明确未来的方向。周蒙今后的研究将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做数据挖掘一类的工作。他提到工学院的本科课程学习可以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及时和数学系的学生比较也不会逊色。

周蒙同其他许多同学一样,也曾聆听过唐少强老师“学工+社团<=1”的教诲。他认为这主要是针对大一的学生,“大一时大部分人是不具备兼顾很多事情的能力的,这个时候你要面临和此前相差很大的学习思维模式,一般来讲学业压力会比较大。”因此,周蒙在大二时才开始做一些学生工作。周蒙告诫学弟学妹们“你想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必然相应地要失去一些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不要要求自己每个领域都要做得很好。本科阶段相当于一个训练平台,你要学会适应节奏,适应同时处理多种事物,要学会多维度地考察和评价自己。各种技能的学习必不可少,但要扎实肯做,要学会划分优先级去处理事情。


谢书猛:工学院2015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保研至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将师从陈正老师。

from clipboard

谢书猛

同很多同学一样,谢书猛在初入燕园时保持着特别的谨慎和勤奋。听从唐少强老师“学工+社团<=1”的建议,他对于学工及社团保持着较为克制的心态,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学习。高中时期没有接触过竞赛,谢书猛在初次面对数分、高代、常微分等课程的学习时也会遇到困难,但凭着勤奋和努力,他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他提到“一开始可能确实会有点不太理解,但学完之后,在后期的专业学习中会经常用到、用处很大。”谢书猛回忆起自己大一的学习时还提到“那时候比较勤奋,课余会刷吉米多维奇”,“经常做作业到十二点多”。

在大二面临专业分流时,谢书猛没有和大多数同学一起选择进入力学系、材料系,而是选择了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他希望能在打好数理基础之余,多接触工程,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到了大三,谢书猛开始着手准备保研。“当时比较偏向于选相对比较年轻,能够更好地带动自己埋头科研的老师”,谢书猛如是说。他首先浏览工学院主页,大致了解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然后和意向中的老师们取得联系,找老师们聊天,通过这样的双向选择确定了导师。在大三下,备战保研夏令营的阶段,谢书猛拿着老师给的复习材料积极准备,并最终幸运地在夏令营抽题时拿到了自己有所准备的题目,从容过关。同时谢书猛再一次避开了大多数人的读博选择,而是选择了攻读硕士,想通过硕士阶段的尝试去更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科研道路,给自己多一次的选择机会。

在顺利保研之后,谢书猛没有选择把大四学年过成“养老”的生活,他开始尝试实习。他通过网申获得了通用电气的实习机会,从事用算法实现图像处理的工作,早早体验了企业的工作环境,为将来的职业道路选择做了初步探索。

谢书猛不善言谈,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一直保持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但行胜于言,他稳扎稳打、从不懈怠地走好了该走的每一步。


王天骄:工学院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资源工程方向)本科生,保研至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from clipboard

王天骄

大三保研阶段,王天骄开始积极关注其他保研项目,7月份时她注意到北大教务部转发了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届临床医学试点班保研项目的通知。这一项目仅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在非医学部/院/系学习的大三学生招生,进行专业性教育。培养方式为“3+5”,即本科三年后,大四阶段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医学专业的学习,医学专业学程共5年。这一项目为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到医学领域打开了一扇大门。考虑到一直以来都对医学有着一定的兴趣和想往,试点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都和自己的期待匹配,已修课程的要求自己也能达到,于是决定再勇敢尝试一次。

试点班的报名和其他的保研项目一样,需要提交成绩单、英语6级证书以及推荐信等材料。王天骄当时联系了物理化学等和医学相关课程的老师写推荐信。试点班的面试环节较为独特,采用多站迷你面试的形式,每一站考察的内容不同,和课程内容关系不大,更侧重思维能力。前面的几站时间大致在15分钟左右,包含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测试、心理测试、动手能力测试、人生规划探测,最后一站是多位医生、科学家的联合面试,时间较长约半小时。令她印象深刻的题目,包括心理测试和动手能力测试。心理测试环节她被问到“一个病人被诊断出癌症晚期,你作为一名实习医生要怎么和家属沟通”。当时扮演家属的演员现场留下眼泪,也将她带入了情景。而动手环节需要在观摩现场教学后,进行缝皮操作。

对于有志于转行医学,对于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试点班感兴趣的师弟师妹,王天骄表示,这一转变的前提是本专业涉及较多的生物、化学相关课程或已选修足够的生物、化学课程,她建议大家提早做好课程规划,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在英语方面多做准备。


安钰:工学院2015级理论力学专业本科生,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将师从张玺老师。

from clipboard

安钰

在访谈的过程中,安钰给人亲切和蔼,个性沉稳的感觉。她在大一阶段通过修读课程和与师兄师姐交流,发现在工学院的专业里,自己最为喜欢的是工管方向,但由于本科阶段不能选择该专业,结合现有情况考虑,她选择进入力学系,先打牢数学基础,为研究生阶段转换方向做准备。大二下学期,安钰积极参加本科生科研,选择了工管系师兄师姐口中“非常nice、性格温和、不发脾气”的张玺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得以直接并深入地了解工管方向研究工作。非常幸运,这段科研实践让她坚定了自己最初的直觉,工管专业研究确实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更为幸运的是,通过这段经历安钰直接找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她表示超有人格魅力、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的张玺老师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组里的氛围也非常好。她向我们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质量科学与可靠性技术,即在制造或医疗等复杂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故障检测和质量控制,涉及建模、数据挖掘等。

大三阶段,在修读本专业课程、进行本科生科研之余,安钰感觉仍有余力,于是选修了国际政治专业双学位。当我们问安钰,为何会选择一个与本专业相差如此之大的双学位时,安钰给我们的答案简短有力:“因为感兴趣”。虽然课变多了,每天的时间安排更加紧张,安钰却依然乐在其中,因为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再辛苦也不觉得累。

安钰对于学弟学妹们有几点建议。第一,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要勇于尝试;第二,提早接触科研,尽早明确方向;第三,在做选择时,多与师兄师姐们交流,也可以直接写邮件给老师,要积极主动。同时,对于想来工管系的学弟学妹,她提示要多修一些数学类课程。


金瑞杨:工学院2015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保研至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将师从宋洁老师。

from clipboard

金瑞杨

大一选专业时,金瑞杨以学习解决航天领域的工程问题为目标选择了航空航天系。但在随后的学习中,他发现自己对专业的认识有所偏差,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并不一致,于是金瑞杨逐渐决定研究生时要换专业。后来通过对数据分析相关课程的学习,及通过与相关老师、师兄师姐沟通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研究内容,他发觉自己对这一领域有足够的兴趣。就其所了解,在北大,工学院工管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光华管理学院新设立的商业分析专业都有相关方向。由于是跨专业保研,并且考虑到自己的成绩并没有绝对性的优势,于是三个学院的保研夏令营他都报了名,进行了尝试。对于本院工管系,他抱了最大希望,通过提前接触老师,向师兄师姐了解笔试面试会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相对充足的准备,最终成功入选。

金瑞杨认为,本科期间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把基础课学好,尤其是在还没有找清楚目标的情况下,把基础打好,后面选择的路子就会宽一些。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都是相近的,基础知识学好后,若是保研时想要换方向,本科读什么专业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有所区别,大学学习时要更加注重理解思想。此外,在选择专业时要尽量更充分全面地了解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去找老师聊、去实验室参观,以及和该专业的师兄师姐交流。而当做好选择下定决心之后就要赶快行动起来,否则将比较被动。

在学习之余,金瑞杨还发展了兴趣爱好,加入了学工组织。大二开始,他加入北京大学书画协会,重拾书画练习,这成为了他的“放松手段”和“快乐源泉”,从中获得了更多幸福感,如今担任书画协会理事长的他,让我们领略到了工科生的文艺情怀和艺术水平。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创新创业部部长,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锻炼了与人沟通交流和综合管理方面的能力。他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在课程学业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参与一些社团、学工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在应对压力的问题上,他表示即使再牛的人也会有很多压力,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开发自己的比较优势,不仅是学业方面的,还可以是人际交往、兴趣特长,甚至开朗性格等各个方面的。


马鑫:工学院2015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保研至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供应链管理方向攻读博士学位。

from clipboard

马鑫

从工学院到光华管理学院,从航空航天到管理科学,看似偶然的结果,是他的不断尝试给自己创造了可以进行多样选择的条件。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次尝试,就是申请了国发院经济双学位。马鑫在申请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只是想借此丰富自己的经验和人生阅历,也为以后专业和工作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虽然申请了经双以后,他比以前更忙了,每学期有将近30学分的课,但他却乐在其中。经济管理的魅力不仅使他对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改变了他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这段经历也让他决定,研究生阶段从事管理相关方向的研究。

马鑫的跨专业保研之路也非一帆风顺,但长期脚踏实地的积累和沉淀给他带来了柳暗花明。起初,他考虑保研到工学院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但大三下学期四月底联系工管系的老师时,老师已经没有多余的招生名额了。机缘巧合下,他了解到光华管理学院也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区别于工管系偏向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仿真优化研究,更专注于商业模型的博弈决策分析,而这个方向甚至更令马鑫兴趣。于是他申报了该专业的夏令营。在夏令营准备阶段,他自学了运筹学和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还申请了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专业闵维方老师的助研。除此之外,他认为准备推荐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马鑫选择了了解自己的班主任,以及和管理专业直接相关的老师。助研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帮助他从指导老师手上拿到了又一份颇有重量的推荐信。参加夏令营时,他发现大部分试题和数学相关。这时,坚实的数理基础又成为了他重要的加分项。顺利保研后,他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积极参加研究生导师组的组会,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弥补专业上的不足。

马鑫也曾在学习和课余生活之间失去平衡。尤其是在大一的时候,课程难度大,节奏快,让他充满挫败感。而专注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幸运的是,通过严格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他不仅开始在学习上游刃有余,顺利完成了本科生助研的任务,还在团委工作中收获颇丰。他说:“能管理好自己,做好自律,这个可能也很重要。”回首本科四年,他认为要充分利用本科的时间去拓宽人生的广度,也要尽可能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同时,一定要在课业上打好基础,尤其是数学课,这将为以后的很多选择提供重要支撑。


陈挚:工学院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资源工程方向)本科生,保研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from clipboard

陈挚

作为为数不多的保研至深研院的毕业生,陈挚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深研院和工学院对口的专业方向及其保研的整个历程。深研院共有八大学院,其中与工学院专业较为匹配的是环境与能源学院和新材料学院。

陈挚提到本部的学生保研深研院还是十分占优势的,她说“深研院的老师会比较欢迎本部的学生,对于本部学生的专业能力,不会有很多考核,面试时更多是沟通交流的模式”。陈挚表示深研院保研名额较多,而且以硕士学位为主,对于能源、材料专业希望读硕的同学,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不错选择。另外,工学院的保研夏令营和深研院的夏令营时间是错开的,对于工学院的学生而言,两边都可以报名。夏令营期间,学生可以通过报告会、小组讨论以及实验室参观来了解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

她在保研时首先通过浏览深研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官网了解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确定了自己较为心怡的老师。而后通过同学关系要到了曾保研去深研院的学长的微信,又通过该学长联系了意向导师的学生,向他们详细了解实验室工作、导师风格等,最后给老师发送了邮件与老师取得直接联系。与工学院保研夏令营不同,深研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夏令营并没有面试环节,确定是否录取是通过9月份的推免面试,而在这个时候如果已与意向导师有足够的接触和交流将会比较稳妥。

谈到保研之前的学习生活时,陈挚说自己“心蛮大”的。无论是刚入大学时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慢热,还是没有那么优异的课程绩点,她都平淡地接受。她更愿意在她喜欢的课程上多付出时间,也总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得出色。她笑着说道“以后的路还很长,面临的机会还很多,偶尔失败也没什么。”

采访的最后,被问及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陈挚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建议:越是对未来读研方向迷茫的同学,越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地和老师们沟通,和学长学姐们交流,这一点十分关键。


王兆植:工学院2015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本科生,保研至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将师从贾惠柱老师。

大一下学期,王兆植选择了数据结构与算法提高班。课堂上,老师妙语连珠,将计算机知识用有趣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激发了他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大二的时候,王兆植觉得自己成绩不算太理想,同时出国的英语考试也没有考,于是开始考虑保研的事宜。他想过保力学系的研究生,于是找了很多老师聊,听老师的组会;同时他也在为保研信科而做准备,和信科老师进行沟通。王兆植提到,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会询问学生在本科学习方面有没有科研经历以及本科学习的相关知识,以了解其对本身领域的熟悉程度,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大三下学期的五月份左右,王兆植报名了信科的夏令营,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保研资格。他介绍了保研夏令营的大致流程:首先,夏令营的报名需要你有推荐信;开幕大概是七月份,期间老师们会介绍研究方向。面试的整个流程很短,先是英文自我介绍,然后会询问一些关于本科学习的问题;通过保研夏令营后将获得优秀营员。

王兆植认为,保研有几个需要着重准备的点:一是要提前联系好老师,在保研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二是多跟师兄师姐聊聊,听取建议,这样在未来道路上可以少一些挫折;还有就是学好数学课和编程课,打好数理基础。


安蕾科:工学院2015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本专业保研,将师从程承旗老师攻读博士。

from clipboard

安蕾科

安蕾科小时一直有着科学家的梦想,邓稼先的事迹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填报志愿时,他选择进入北大,成为一名国防生,并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系作为自己的方向。作为一名国防生,平时会有较多训练,吃住交流也都在一起。而且安蕾科凭着不错的表现,在大三时成为营长,需要做很多管理性工作。但是,与此同时安蕾科也愈发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圈被限制在国防生的群体内,而脱离于工学院同学们。

由于国防生的身份及之后营长的职务消耗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安蕾科的本科课程学习受到影响。大一结束时,安蕾科成绩并不理想。“各种感情开始很复杂了”,他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并且由于工学院的课程更强调数理基础,安蕾科难以寻找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因此缺少学习动力。为了寻找知识的应用点,并为自己带来学习的动力,早在大二上学期,安蕾科就独自联系老师进入了实验室。刚进入实验室的他并不知道一切的运作过程,只好从“搬砖”做起。大二下学期,老师建议他进行本科生科研,安蕾科认为自己能力并不足以独立完成全部过程而心有退意。但同学的挽留让他决定参加本研,而这段经历让安蕾科认识到了自己知识水平的不足,因此他萌生了毕业后留在学校继续读研的想法。

2017年后,国防生停招,这给包括安蕾科在内的15级国防生的人生轨迹带来了不小的变数。为避免投机,14级北大国防生不被允许保研,而其去向仅有进入军队与解约两种可能。这也给安蕾科在考虑今后出路时造成压力。他感觉到本科四年所学知识较为有限,并且较为基础,因此更希望读研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但倘若解约,若打算留在学校,则必须准备考研。他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大三暑期,15级本科生的申报季,当时的国防生政策仍然是即使他在夏令营中即使被录取也不能取得保研资格。但是实验室的老师还是建议他报名进行尝试,安蕾科也决定抓住这一次看起来不会带来任何改变的机会。“尽人事,知天命”,将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他这样想。

之后一切发生的事都像一场梦。9月份夏令营结果公布,安蕾科以90分的优秀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并且这个时候政策改变,15级国防生被允许提前解约保研。“现在想想自己太幸运了”。安蕾科在大二主动寻求进入实验室,接受建议开始本科生科研,了解到夏令营的机会并决定参加,他的自主与积极终于在此刻结出硕果。本科四年,安蕾科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而的人生轨迹。总结自己的经验,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尽早明确目标,不要被安全区所禁锢,要敢于并尽量多地了解新事物,并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靠近,这样终将有所收获。


徐亮:工学院2015级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保研至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力学(力学与医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将师从熊春阳老师。

from clipboard

徐亮

作为国防生身份进入工学院,徐亮在大二分专业时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航空航天系。原有国防生政策不允许保研,不违约的情况下将进入军队。而由于政策的调整,选择变多了,他开始重新计划自己的出路。在比较就业和保研之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我的性格比较适合科研,因为我比较喜欢静下来去思考问题”。

随着本科期间学习的深入,他逐渐发现所学专业和入学前自己的理解不大一样,本科课程以数理基础为主,有关航空航天工程的专业知识教授则相对较少。研究生阶段,他希望能换个方向深造。但作出保研选择时,留给徐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夏令营时他申请了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控制方向,但由于准备较为仓促,和老师的提前接触也不够,比较遗憾地没有通过夏令营的考核。夏令营的失利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徐亮马上调整心态,他一边也比较感兴趣的生物力学等方向的老师联系看是否还有保研机会,一边继续复习巩固理论基础,为之后的面试做准备。经过调研并与老师邮件沟通请教,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熊春阳老师课题组的计算模拟方向,熊老师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仍有招生名额。天道酬勤,经过了一个月的磨砺之后,徐亮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将加入熊春阳老师课题组攻读博士。

徐亮的经历印证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轻言放弃,保持乐观心态,总能看到希望。大学四年让徐亮成长了很多,对于学弟学妹们,他建议大家利用好北大的资源,多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应亚宸:工学院2015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保研至生物医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将师从陈匡时老师。

from clipboard

应亚宸

这是一个恬静的姑娘,一套运动装、一个球拍,简简单单。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在访谈前,她才刚刚结束了羽毛球训练。学习、科研、羽毛球,这是她大学四年生活的三个关键词。大一时,她发现自己比较喜欢比较生物方向的研究,所以就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二时,她加入了陈匡时老师的课题组,开始和师兄师姐学习做实验,在这个逐渐接触科研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生物方面的研究,大三结束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生医系。

怀着对生物研究的兴趣,以及对更深层学习的渴望,应亚宸决定继续读博。确定了目标之后,她开始准备保研。对于生医系的同学来说,与保研有关活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三下暑假的工学院保研夏令营,另一个是大四上学期九月份的研究生推免,保研夏令营的优秀营员可以在九月研究生推免的时候获得免复试的优惠。由于学院保研夏令营的时间与生医系的Georgia Tech暑期实习冲突,她选择了参加九月研究生推免。准备申请表材料、笔试、面试,再加上她丰富的科研经历,整个保研的过程非常顺利。

学习科研之外,她非常热爱羽毛球,参加羽毛球协会、加入院队,代表学院参加了北大杯、新生杯等各项比赛。四年来每周训练的坚持不仅让她球艺精湛,也让她通过羽毛球结交了很多朋友,“我一直觉得打球的乐趣一半来源于一起打球的人”,羽毛球让她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

对于想要保研的学弟学妹们,应亚宸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她建议生医系的同学们可以在大二时,踏实地完成课业学习之外,多参加感兴趣的实验室的组会,了解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大三时可以花一些时间参与一两个小课题,无论是否做出完整的成果,扎实的科研学习经历也可以为个人材料加分不少。在决定选择保研之后,最好尽早(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学初)与自己心仪的导师进行联系和沟通,确认导师是否在当年有招生的名额,目前是否已有满意的人选。生医系的复试以个人综合面试的形式展开,氛围轻松,无需紧张。



采访:张婧、朱俊炜、刘芸芸、马望博、林达、

孙碧霞、苗天柔、阚思仪、许晴、徐劲草、

佘岩松、谈任飞、黄禹森、张育恒

供稿:孙碧霞、苗天柔、阚思仪、许晴、徐劲草、

佘岩松、谈任飞、黄禹森、张育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