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工学人】一生的故事——记张学孟院友逝世一周年
2015.03.05

编者按:2014年5月8日,噩耗传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北京齿轮厂技术负责人,陕西汽车齿轮厂创建者之一,我国箸名的齿轮工业技术专家张学孟院友辞世,享年88岁。作为“陕齿”最早领导人之一,张学孟敬业爱岗,不畏压力攻坚克难,为企业的奠基和发展以及国内齿轮工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记者探访了他的家人,并特别撰文,以追思故人,激励来者。

 


张学孟院友

 

    张学孟院友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一年了。对于他的家人、朋友,中国齿轮工业与汽车行业中的同事战友们来说,他的谆谆诤言仍萦绕左右;在家人特意制作的纪念视频里,他的音容笑貌仿若昨日。老先生一生为人低调,去世前还特别吩咐: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通知亲友,不留骨灰,将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也正因为这样,他去世的消息还是在数月之后,由当年工学院的同班同学金国藩院士在邮件中向母校告知的。

 

    1950年,张学孟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随后参加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的筹建,后在一汽任工程师。1963年他调北京齿轮厂任副总工程师。1968年4月,他与筹建组的几名成员在秦岭北麓选定了同峪沟内的厂址。至此,陕西汽车齿轮厂(简称“陕齿”)正式开建。从此,张学孟的人生就与“陕齿”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发展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1950年于工学院大楼前与同班毕业团员合影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刚刚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张学孟,带着满腔热血和报国的热情,参加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筹建。由于国家还处于基础建设的时期,许多技术都仍处于起步阶段。是他与一批有着同样的报国之心的高技术人才,带领着人民,经过上千个日夜的研究与劳作,奠定了中国汽车齿轮技术的基础。在这次历练中,他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成长为了一个同时具备着社会责任感和高端知识的工程师。

    1963年,他调任北京齿轮厂副总工程师。在北京齿轮厂中,他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里,他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给年轻人尽心的指导,让他们尽快成长,以成为像他这样国家的栋梁。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冲在最前线。1968年,陕西齿轮厂开始筹备工作,他自愿放弃了北京优厚的条件,来到陕西贫穷的山沟沟里,一待就是直到退休。

 

    梦系“陕齿”攻坚克难

    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张学孟先生曾感叹:人生如梦,有噩梦之时,也有梦圆的时候。梦从心起,建设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企业是他的梦,是一代人的梦。

    在张学孟看来,他一生中适时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做成了“一重一轻”两件大事。“一轻”说的是改建成功了具有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轻型汽车变速箱厂——唐山齿轮厂。“一重”指的就是建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重型汽车变速箱厂——陕西汽车齿轮厂。


陕齿岁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学孟在研制工作中,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也受到“文革”中的批判迫害。艰难的自然条件也是他们建设路上的一大阻碍。虽然每天睡在草棚里麦秸床芦苇席上,被跳蚤咬到浑身是包,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齿轮厂。建厂过程中,各方力量也出来阻挠。先是上级派出的指导者并不懂工业,不同意把齿轮厂建在原定厂址上,而新指定的厂址却完全不符合建厂的要求;再是厂址的平面图一直无法确定,合作设计院提出了种种难以满足的要求。经过整夜整夜的讨论,各方协调,他们终于完满地解决了筹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同峪沟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座现代化的陕西齿轮厂巍然而起。在准备开始生产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预算被一砍再砍,车间的设备也得不到批准,加之文革的批斗活动也越来越严重。张学孟秉持着“为国家建设不怕批斗”的信念,多方奔跑、四处求助,尽心尽力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此期间,他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但他没有因此崩溃,反而更加坚强,更加努力。他魁梧的身材,笃定的声音,沉稳的性格中是一颗坚定的知识报国的心。


1965年赴英、法考察

    除此之外,他还是旁人眼中的好战友,是一个了不起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同事宫如贤这样评价:“1968年底,正是我国文化大革命的癫狂初期,张总在一片打倒“崇洋媚外”、“贪大求洋”和“臭权威”的声音中。坚持顽强的工作。为工厂选址,产品设计、定型,设备立项,张总跑北京,跑省、市,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项项成功,之前还出国考察了两年,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使陕西齿轮厂成为当时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企业,为国产重型汽车变速器的生产制造和创新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就是张学孟,我的老同事,我们尊敬的老工程师。”

    “陕齿”的创建与发展,圆了张学孟一生的梦,也成为许许多多人梦想的开端。

 

    无私奉献 奋斗终生

    1981年,张学孟带着深深的不舍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陕西汽车齿轮厂,这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家,是他奉献了半生的地方。回到北京,退休对于张学孟来说并不意味着悠闲的生活,缓慢的节奏。相反,张学孟的生活仍旧充实得不留一点空隙,他仍旧深深沉迷于他一生的事业——齿轮技术研究。


1980年,张学孟在陕西家中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掌握计算机工具,他甘愿放低身段,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从初级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在他70多岁的时候,他又学习了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正是这一时期,张学孟罹患肺癌,动手术切除了右侧的三个肺叶。在化疗和重病导致的极度虚弱中,张学孟终于完成了“低噪声高承载齿轮设计”计算软件,并无偿献给北京齿轮厂、陕西汽车齿轮厂等需要应用此项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北京齿轮厂产品开发部的张天成这样怀念这位老前辈:“张总一生活到老学到老,钻研齿轮技术,对齿轮的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他翻译、编写了几本关于齿轮技术理论的小册子,并且开发了齿轮设计计算的程序软件,为我国齿轮事业技术宝库里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如今张总离开我们,但是他活到老学到老,一生献给我国齿轮事业的精神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看到这几本齿轮技术的小册子,使用齿轮设计计算的软件时,就会回忆起张总的身影。”


1988年,张学孟回到陕齿与工程师伙伴们合影

    张学孟不但注重自身的学习,也时刻关注着中国齿轮事业的发展。他为年轻人点拨迷津,为他们提供详细的指导。对于年轻人给他发的邮件,无论多晚,他当天必回。张学孟一直倡导低噪声高承载能力大重合度细高齿汽车变速箱的设计。北齿的李菊南在为清华大学设计电动车变速线时遇到问题,就去请教了张学孟。当时天气热,张学孟不辞辛苦坚持计算,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张总自信地对我说,做去吧,没问题的。”李菊南回忆道。后来,清华方面对北京齿轮厂生产的电动车变速箱很满意,又进行了后续研究。北齿产品开发部的马岳北回忆起张学孟给他的帮助,感慨不已:“2003年北京齿轮厂在张老的建议下开始了重型变速器的开发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张老时刻都对设计工作给以极大的关心,由于我担任了主设计师,在设计计算方面经常会问到他,每次他都坚持让我到他家里当面耐心细致的给我讲解,由于他得了肺癌呼吸很困难,说话多了就喘,有时候他还需要躺一会再继续讲。”后续的产品试制和实验中,张学孟关心着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细节,在他的热情指导下,重型变速器终于开发成功。

 

    春风化雨 忠魂永存

    对于技术钻研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上遭受的挫折,张学孟从未在人前吐露抱怨。对于取得的成绩,张学孟很少提起自己,他经常说,陕齿这条条国际水平的变速箱生产线背后是许多人的呕心沥血,这些人的名字他如数家珍。直到高龄,张学孟回忆起建厂期间那些提供无私帮助的陕西关中农民兄弟,那些不眠不休夜晚里一起奋斗的伙伴,还能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


与北大校友合影

    对于家人来说,他是一座可靠的大山,是位话不多然而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子女的慈父。张学孟的小儿子张海纯至今仍记得小时候父亲加班到很晚,孩子们唱着歌等着父亲回来的情景。“他不爱抽烟喝酒。也没什么爱好,更不爱拉帮结派。”张海纯回忆到,文革时期工厂里经常召开批判性质的会议,张学孟很少参加,一门心思投入在车间里。动荡的世事中,张学孟一家五个人分居五地,天南海北,即使过年也难见上一面。但父亲对事业的忠诚,踏实做事的认真态度,给儿女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也无形中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食粮。回首往事,张学孟最为欣慰的是三个子女也子随父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而他的子女谈起父亲当年致力于技术攻坚的情景,也深感骄傲。长子张海萍曾与父亲一起登上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的领奖台,当谈起父亲时,张海萍和张海纯不约而同地用“敬业”一词形容。虽然张学孟无暇管理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但他敬业、勤奋的精神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这位将终生奉献给热爱事业的技术带头人去世,使许多熟悉他、与他共事的人们十分悲痛。对“北齿”和“陕齿”来说,业内失去了一位博学多才,兢兢业业的科技工作者,企业也失去了一位无私奉献、一心为厂的老领导老前辈。


采访中张学孟院友家人合影

    音容虽逝,忠魂永存。经历了最困难的年代中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张学孟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出奇迹,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最灿烂的人生,在平静祥和中悄悄离开世界。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将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事业的工程师——张学孟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