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关于202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的通知
2025.05.09
各位工学院同学:

根据学校安排,现对本年度工学院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说明如下:

一、立项方式

  可通过两种方式立项:


   立项方式1. 公开题目立项-在本科生科研系统内查询题目并申请立项。

如果方式1中你选了导师的课题,但是在系统内没有被导师选中,依然可以与导师沟通,如获得导师愿意指导,可采用立项方式2立项;


   立项方式2. 自主立项-直接与感兴趣的导师沟通,如导师愿意指导,可自行在系统内申请立项。

无论采取哪种立项方式,都建议同学先与导师沟通。同时,请注意学校不同立项方式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二、课题查询路径


路径1. 公开题目立项--在本科生科研系统内查询(立项方式1);

路径2. 自主立项-部分导师的本科生科研题目(自5月14日起在本位置发布)


路径3. 可忽略路径1和2,直接与感兴趣的教师联系,如教师愿意指导,可通过方式2自主立项。


如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与教务朱老师联系(62757386,zhurs@coe.pku.edu.cn,新奥工学大楼2006室)。

*如选择院外指导教师,请与导师或导师所在院系联系。


工学院教务办公室

2025.5.9


学校通知原文:


关于202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的通知

2025-05-09

    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提升批判思维、交流合作与研究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加导师指导下的学术研究活动。

    现将202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通知发布如下。

一、设立“AI+X”人工智能跨学科专项项目

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学校本科生科研将设立“AI+X”的人工智能跨学科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项项目,同学可登录系统查看导师发布的AI+X跨学科项目进行申请,具体名单也可以查看通知后的附件。项目在中期审核通过并被遴选为AI+X的项目后将按每项1万元进行资助。

AI+X项目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方向、基础学科方向、工程与技术应用方向、医学与健康方向以及其他交叉学科领域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跨学科的优势,导师组指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师生共创的研究训练。

AI+人文社科:数字人文、智慧城市、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碳中和、社会计算、经济金融、法律伦理、生成艺术、交互设计

AI+基础学科:数学建模、物理模拟、化学计算、生物信息学、地球科学等

AI+工程与技术: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驾驶、新材料、能源优化等

AI+医学与健康:智慧医疗、生物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

以及AI+其他交叉学科

二、学生申请条件:

    距离毕业时间两年以上,学有余力的大二在读本科生和部分学习成绩优秀、学术志向明确的大一在读本科生,已申请并获得资助的学生不得再次申请。其他具体标准由学生所在院系规定。

小组研究项目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项目不得超过3人。

三、院系推荐名额及资助

    本年度“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名额不设上限,中期审核时,学生可以提出资助申请,根据导师和院系的评议结果,对相关项目予以一定资助。学校公布的资助名单即“教师指导下的小组/独立研究”课程,中期审核后名单。因资源有限,对于未申请立项的项目,学校原则上不予资助。

四、立项流程

    学生可通过申请“导师发布的研究项目”和自主申请两种方式完成立项工作。关于申请“导师发布研究项目”的系统具体操作见附件2。

(一)公开立项申请

导师发布:

1、导师可以登陆本科生科研系统http://162.105.209.64/benyan在线发布一个或多个研究项目信息。导师发布项目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

院系审核:

1、院系审核导师所发布研究项目信息,向学生公布审核通过的研究项目。院系审核导师公布研究项目信息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

学生申请:

1、学生登陆系统查看正式发布的项目信息,项目包括各院系导师面向全校开放的项目和面向本院系开放的项目。

2、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并提交立项申请材料,学生只可提交一个项目的申请。学生提交立项申请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6日。建议学生在提交申请期前与项目导师联系和沟通。

导师审核:

1、导师对学生所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每个项目最多可通过一项学生申请,其他申请自动退回。导师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

2、未通过审核的学生可申请其他项目,或进行自主立项申请。如需继续申请导师公开项目,可自行联系导师,经导师同意后通过自主申请方式完成立项。

(二)自主立项申请

学生申请:

1、根据院系以其他形式发布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相关导师进行联系和沟通,确定研究方向。

2、使用统一门户帐号登陆http://162.105.209.64/benyan,完善个人信息,提交项目申请。

3、等待导师、院系、学校审核。如导师打回修改,请按导师要求修改后再次提交。

4、所有项目提交须在2025年6月23日前完成。

导师审核:

1、使用统一门户帐号登陆http://162.105.209.64/benyan,查看学生申请情况并进行审核。

2、可以对学生申请做出“通过”、“不通过并打回修改”、“不通过”三种审核意见。

3、所有项目导师审核应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

五、后续工作

    立项审批完成后,学生可登登录本科生科研训练系统查看立项情况。

    导师可以通过本系统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学生也可通过系统提交阶段性进展报告。

    关于项目的一切变更问题,请在2025年12月中期审核前确定,并在中期审核中提交相关申请。

    若中期审核期间已立项学生逾期不登录管理系统提交中期申请,学校将不予立项资助。

    结题答辩将在2026年10月中旬举行。

六、注意事项

1、学校欢迎学有余力并对研究工作有兴趣的本科生申请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手段及过程,拓宽学术视野,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学校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积极探索,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研究题目,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并完成研究项目。在此基础上,学校鼓励更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发掘自己的潜力,能够独立承担部分重要研究工作。

2、为了保证完成研究计划,获得资助的学生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投入,主动与导师联系,了解导师对研究项目的要求,听从导师的安排和指导。由于“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时间跨越多个学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受资助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遵守学校有关的规定,充分利用大二或大三整个学年及其前后两个暑期,从事社会调研项目的学生,特别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有利条件。

3、特别提醒下列情况的学生:

①、拟选修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学生、拟赴境外大学交流学习的学生;

②、拟参加暑期实践等活动的学生;

③、拟提前毕业的学生、拟大四出国学习的学生;

请上述情况的学生慎重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如果申请获得资助,应合理安排时间、精力投入研究项目。如果受资助项目因上述情况在时间、精力等安排上发生冲突,请院系帮助学生做出选择。

4、“研究课程”的论文内容及学分不能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学分重复使用。

5、系统操作问题参见《本科生科研训练系统用户使用手册》(附件1)。

七、问题反馈

    项目情况请咨询各院系教务主管老师。相关规定和系统问题请咨询

    教务部基地办:陈岩   联系电话:62760799     邮箱:jwbchenyan@pku.edu.cn


附件1:《本科生科研训练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附件2:导师发布项目功能使用指南

附件3:202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AI+项目清单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