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2022.09.13

2022年9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工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本次典礼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工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利,院长段慧玲,副院长刘谋斌、陈正、宋洁、张通,党委副书记陈威,助理院长李咏梅,周培源书院首席教授王建祥,力学系教授唐少强,力学系主任杨越,能源系主任王昊,航空系副主任周超,工管系主任文再文,2022级新生班的班主任梅文俊、邓航、林立、韩梦笛、黎波、吴建国,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步晓光,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常务副书记刘威、伊照、尹子馨、王显宁等出席开学典礼。2022级本硕博新生参加典礼,因疫情未能到场的同学以及家长于线上观礼。典礼由副院长宋洁主持。

 开学典礼现场

宋洁副院长主持典礼

在庄严的国歌奏唱仪式后,开学典礼正式举行。首先进行的环节是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表彰,党委书记孙智利为郎青林、刘一萱、王博、吕晓旭4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并向他们表示了祝贺与鼓励,希望新生以优秀的工学学子为榜样,求真务实,砥砺前行。

孙智利书记为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颁奖

在新生代表发言环节,2022级本科生赵丹枫、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博士生张益宁、专业博士生张璨先后发言,展示了未名新燕筑梦工学、扬帆起航的决心。赵丹枫表示,于周培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时结缘工学是奇妙的缘分,更是使命的传承,并立志追随前人脚步,持续进步,自我更新,为民族复兴做先锋,开拓工程科学的广阔大地。已在北大工学度过四年时光的张益宁分享了工学四载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本科期间培养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的品格,成为他在研究生生涯中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力量源泉。有建筑业从业背景的张璨选择了重回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希望站在工学巨匠的肩膀上,审视、革新自己的事业,并勉励新生敞开胸怀,提升格局,自强不息,服务社会。

三位2022级新生代表先后发言

“工学·印记”讲述环节,董豪泽、周益萱、吕晓旭、王博四位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和大家分享在北大工学院的经历和体悟:工学院是一片能使热爱生根发芽并蓬勃生长的热土,燕园是一片为“通才”发展提供丰富营养的沃土;工学院大家庭各个班级“一心一意跟党走”,“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互帮互助、共赴未来”,以青春之班级铸五四之魂;“求实”和“求新”成为工学学子漫漫科研路中的两大印记,让认识世界与创造新知的过程魅力无穷;“与大师前辈对话,遇见大国重器”成为工学学子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不二法则,“工道自然成,学为家国梦”的铿锵誓言代代传承。

在校生代表讲述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梅文俊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作为曾经在工学院生活四年的学长和师长,他与大家分享过往的求学经历,勉励所有新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未知与挑战,不断突破自我边界,服务于真理、服务于人民,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境界。

教师代表梅文俊致辞

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02级校友胥柏香在线致辞,对同学们即将在工学院开启崭新篇章表示祝贺,寄语新生将目光放长远,心态放端正,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咬牙坚持,在冷静思考中学会抉择,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丰富人生经历的同时,真正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历练、全面发展。

院友代表胥柏香线上致辞

工学院院长段慧玲在致辞中向来到工学院的155名本科生新生、277名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在周培源先生诞辰120周年、北大力学系创建70周年之际加入北大工学院具有特殊含义,同学们是时代选中的一批人。结合周培源先生的一生,段慧玲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勤学苦练、培本固源,夯实成长之基。她鼓励同学们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理性思维与“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实态度广泛汲取涉猎,感受北大工学百年积淀,亲手触摸全球学术前沿。二是求诸智者、与贤同行,实现学业跃迁。结合周培源先生在爱因斯坦身边长期从事相对论研究的经历,她教导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善于请教前辈,提升思路、开阔认知,勤于和同学分享交流,共同前进、互相激励。三是敢于求新、勇于攀登,突破自我极限。她以周培源先生在湍流研究中作出奠基性贡献为例,勉励大家敢于挑战高处顶尖,向远向深探索未知。四是理工融汇、家国为怀,成就人生价值。希望同学们带着科学思维、工程意识走到麦垄上、工厂里、城市间、乃至星辰大海之际,让“问题导向”真正成为工院学子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

段慧玲院长致辞

班旗授予仪式上,副院长陈正、张通为22级本科班级授旗,副院长刘谋斌、助理院长李咏梅为22级研究生班级授旗,寓意工学学子以“传承工道”为旗,以“学为家国”为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副院长陈正、张通为22级本科新生班级授旗

副院长刘谋斌、助理院长李咏梅为22级研究生新生班级授旗

典礼最后,全体师生齐唱《燕园情》,在热烈的掌声和悠扬的歌声中典礼圆满落幕。

百廿培源,工道流长。愿新一批北大工学人传承历史荣光,成为肩负起北大工学、中国新工科振兴发展使命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