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王仁力学讲座 | 郭弘教授介绍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科学的量子传感技术
2022.09.22

9月16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2022年秋季学期第一期“王仁力学讲座”在北京大学工学院1号楼21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量子信息技术专家,北京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博雅特聘教授郭弘老师为主讲人,作题为《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物理的量子信息感知技术》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副系主任裴永茂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杨越教授、工学院王健平教授、史一蓬教授、吕本帅助理教授、王圣凯助理教授及工学院、物理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郭弘教授作报告

当前,量子科技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必争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郭弘教授长期从事量子磁探、量子时频、量子密钥、量子相干及量子开放系统纠缠动力学等量子技术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其主要成果有:提出原子气室等离子除氧法和多光系盲区消除法,攻克了航空量子磁探在高灵敏度和全向无盲区两个方向的核心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无人机航空量子磁探,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无磁屏蔽情况下的高灵敏度脑磁探测,加速了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重大应用方面的实用化进程;提出黎曼几何-薛定谔形式光学方法,解决了阻碍远距离光传输多效应耦合和低噪光放大等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商用光纤链路三千公里贯通式高精度量子时频传递,使我国成为该领域全球唯一进入千公里级的国家;提出被动式光源监控方法,解决了量子通信实际系统的光源安全性难题;率先提出产生量子随机数的噪声自拍方法,创造量子随机数安全码率与码长世界纪录,进而实现连续变量量子通信世界最远光纤传输距离及全球首个城域连续变量量子通信应用示范。基于上述原创性方法所取得的成果,使我国实现量子磁探和量子时频传递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郭弘教授首先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量子科学120余年的学科发展史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量子科学技术是如何引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然后,讲解了测量与量子物理的关系、测量及退相干、量子信息感知技术的主要思路及其在量子磁探测、法拉第激光、量子随机数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量子理论和技术的核心要点和已有成果,并强调了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集成电路、激光技术、真空电子学等基础技术的支撑。

提问交流环节

讲座内容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结束以后,师生们对诸如量子计算机及其配套软硬件的实现,量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等相关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郭弘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最后,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杨越教授向郭弘教授赠送了带有“王仁力学讲座”LOGO的特制纪念品,对郭弘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至此本学期第一期“王仁力学讲座”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