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首届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同学同心同力·做新质生产力生力军”为主题,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丰台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委常委、北京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晋柏,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闫傲霜和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燕瑛出席并分别主持。四位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企业家、教授担任主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新模式》的主旨演讲。
中关村论坛首届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段慧玲院士作主旨演讲
段慧玲院士在演讲中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教工作者责任重大。新质生产力是创新主导的优质、先进的生产能力,其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而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地位。她表示,深入学习贯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科研创新的桥头堡,高校应当积极优化学科布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演讲中,段慧玲院士分享了关于新质生产力指导下关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北大方案。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和顶尖人才引进策略,以及如何将这些策略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她表示,新工科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培养具备广泛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顶尖人才,在新时代下为国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段慧玲院士还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国际合作的深化。
论坛现场
此外,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高级经济学家大卫·布莱尔,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芳作为主旨演讲人,也分享了精彩的演讲,四位主旨报告人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创新人才等主题,带来了国际化、多视角的精彩分享,为广大海内外留学人员启发创新思考,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央有关单位,市区相关部门领导,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国际组织机构代表、海外高校学联组织负责人,北京、天津、河北欧美同学会代表,优秀留学人员企业家以及京津冀地区留学人才和新闻媒体界朋友等400余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和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以中关村论坛为平台,进一步“广聚天下英才,广集创造伟力”,不仅为留学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也为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企业界搭建了一个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团结凝聚广大留学人员,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北大新工科建设的先行者,北京大学工学院将全面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新工科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学院及新工科的发展步伐,当好北大新工科建设的排头兵,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工程应用上有更大作为。与各领域专家学者、产业先锋进一步携手同行,共同推动我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基础学科研究,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